培養創意
突發奇想 創意開發 - 點破腦筋的迷障
x 激發創意 腦力激盪 - 突破思考的桎梏 Roger Von Oech / 著
-- 重點心得分享
作為一位創意人,我們同時扮演著四個角色:
1. 探險家:收集各種資訊,嘗試不同生活習慣,積極參與活動
2. 藝術家:將蒐集的各種資訊結合、利用,產生新構想。
應用(將一種器具物品應用在不同地方)
比較(設想恰當比喻)
想像(假如這麼做,結果將如何)
除去(忽視規則)
翻轉(由反方向觀察事物)
趣味化(開個有意義的玩笑)
互生關聯(把不同意念連接起來)
溫故知新(暫且什麼事都不要做)
3. 法官:評估藝術家的想法是否符合現實,應評估各種面向:目的、價值、否定面、成功率
最糟的情況:萬一失敗,還剩下甚麼
需考慮時機、期限、現況、盲點、傲慢、幽默、判決
4. 戰士:將想像化為行動。需膽大心細、將計畫整理出來、要有獅子般的雄心、開始做吧、活用有效資源、魔力劍鋒、要明瞭自己想完成什麼、強化戰士的盾、推行、有效使用精力、遭受嚴重打擊時要堅強站起、領略成功的喜悅並從失敗中學習
我特別喜歡書中的一句話:「不論你想著做得到或想著做不到,最終結果往往是你所想的那樣。」
第二本書中提到的消除頭腦僵化的十個方法:幾乎是在第一本書中扮演探險著角色時所需的特質
1. 任何事物答案不只一個:教育讓我們得想法日漸僵化,當我們只想找出一個答案時,我們忽略了答案的創意性與多樣性。
2. 未必需要邏輯化:嘗試使用軟式思考,所謂的軟式思考就是:思考時,答案未必精準正確,未必符合邏輯,但卻讓我們的思考不受束縛。
3. 無視規則的存在
4. 思考時別讓現實所束縛:當你不受現實束縛時,就能跳脫既定的規則,突破現狀。在創意萌芽期,我們可以盡可能的想像。「如果是這樣...那麼會怎樣...」也許一開始想到的創意不符邏輯,但我們可以視他為真正創意的「墊腳石」,經由這些假定的創意做修改,得到我們真正想要的產品。
5. 保持模稜兩可
6. 不要怕犯錯:盡可能的嘗試錯誤。現代教育不容許我們犯錯,但不肯犯錯的人永遠無法脫離現實的束縛。
7. 遊戲之心並非膚淺:書中提到莫比烏斯帶,它有著深奧的幾何學原理,但也不失為一個神奇的趣味遊戲
8. 切莫表示那不是我的專長:像一個探險家一樣,不該排斥任何學習機會,就算不是自己的專長領域,也需多聽多看。具獵人精神,無論身在何方都能找到創意。
9. 想些愚蠢的事:笨人思考模式,提出趣味化無俚頭的論點。愛因斯坦曾說:「有時我常常思考一個問題,發瘋的究竟是我,還是其他人。」
10. 每個人都具有創意力:呼應之前的那句話:想著你是個具創意的人,你便會成為一位具有創意的人。
具有創意的人願意打破規則,改變習慣。但難免會被其他人認為刻意標新立異、無理取鬧。讀完這兩本書之後,我認為想成為一位創意人,必須容許自己犯錯,或遭人非議。當然,創意也不該是理直氣壯,也須多聽多看,天馬行空可以激發想像,但法官這個角色也必須扮演好,法官當不好,身為戰士時必然遍體鱗傷。
我常常想,僵化的腦袋一直把我拖在原地,當初開始寫這個部落格也是希望能在忙碌的生活中改變一下,讓自己有時間思考,在讀完書之後能重新咀嚼消化,我想把這個夢想部落格當作整理思考,胡思亂想、天馬行空的園地。
我想像我建造了以後的公司,我想把公司分成探險隊與藝術家們(積極吸收資訊、積極玩樂、學習,接觸不同的人,並利用新知互相交流、提出天馬行空的想法、相互進行思想的碰撞)、法官(根據現實評斷探險隊與藝術家們提出的創意提案、最後是戰士們(銷售員),四個組須每季或每年交接。我想像成為一位有名的電腦工程師,我不喜歡安於現狀、我喜歡旅遊、學習、認識不同的人。
夢想部落格在給別人看之餘,更重要的是給自己看。給未來的自己,記得那些夢想,給現在的自己,整理現在的思緒。我想說: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都認定某些事不可能發生,但有些事終究是發生了,誰知道在千年之後的今天,也與多拉A夢會真的存在,任意門、縮小燈、甚至是時光機,我不想斬釘截鐵地認定未來。
想小時候的在玩的扮家家酒,現在小孩都玩ipad了吧XD
我想以後會有網咖,但裡面擺的不會是電腦,而是每人一個空間,進行虛體實境,走入房間,戰鬥連線,用真實的身體進入古代或未來的空間對抗敵人,誰說不可能呢?
我只想勇敢地說出創意,積極學習。
I know that if I don't step forward, I will always in the same place.
留言
張貼留言